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服务 > 医疗卫生 > 医疗机构

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纵深发展 ——郏县“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经验介绍

发布时间:2018-08-14 17:0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各项决策部署,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些关建性、标志性的改革陆续启动,取得了阶段性改革成效。为适应新时代深化医改和健康扶贫工作要求,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工作部署,2017年4月市委、市政府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做出了推进“互联网+健康平顶山”的重要决策,提出引进区域外医疗资源和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推动资源下沉、解决基层短板,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基本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一年多来,我们顺应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不断努力探索出了符合基层实际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以郏县为试点的改革成效逐渐显现,服务模式日益成熟,已在我市全面推开,为构建以医疗联合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的分级诊疗体系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也为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向纵深发展打开了一条快速通道。

  一、基本情况和改革背景

  (一)平顶山和郏县情况。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1957年建市,现辖2市4县4区,国土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49.3万。其中,郏县总人口63万,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0余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14家,村卫生室377所,在职职工2776人,乡村医生815人。现有贫困村27个,贫困户3464户,贫困人口6988人,其中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64.66%、62.24%。从数据可以看出,郏县的基层医疗机构比重较大、但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因病致贫返贫情况也比较突出,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让基层百姓看得上病、看的起病、看的好病,成为郏县深化县域医改的关键。

  (二)改革背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平顶山市政府与微医集团签订了互联网+健康平顶山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互联网医联体和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合作,并以郏县为试点探索区域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新要求,为郏县老百姓带来了互联网+医改的春风。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赴浙江乌镇视察调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对郏县大力推动基层医改工作,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保障基层群众健康的做法予以高度评价。之后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大河网等多家媒体组成媒体采风团走进郏县县乡村、聚焦“郏县模式”做了跟踪报道。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织出“一张网”,夯实智能信息基础平台。郏县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检验影像和病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建成了卫生院(室)管理系统、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结构化电子病历和药品管理等信息系统,确保县乡村三级信息局域循环圈高质高效运行。全县3家县级医疗机构和14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全部接入县医卫信息中心,377所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连接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居民健康卡应用升级全部完成,实现了配套设备在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系统的注册认证、绑定与安装,织密织好了一张“健康信息采集网”,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

  (二)围绕 “一联体”,构建智能分级诊疗平台。随着“互联网+健康平顶山”系项目的展开,健康一体机、云巡诊车、远程心电、远程诊疗等硬件设备产生的数据,与智能分级诊疗平台相连。平台上,可开展医患沟通、医医协同、家庭医生服务、政府公卫管理等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院诊疗信息、公共卫生信息,从过去的互不相连,到现在实时传输、互联互通,真正打破“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数据通达盘活了很多医疗资源。以郏县中医院为例,向上与10余家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合作,通过与上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和医联体协作,提高了医院收治能力,降低了患者的外转率;对下为县、乡、村医疗机构配备了远程问诊设备,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网络医院,从而建立了以郏县中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医疗联合体,夯实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基础。目前,郏县互联网医联体服务总数达14258人次,其中贫困人员 9280人次。

  (三)用好“一根线”,贯通智能签约服务平台。利用 “互联网”这根看不见的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院诊疗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等实现实时传输、互联互通,真正打破“信息孤岛”,贯通了智能签约服务全过程,数据通则 “家医通”。一方面,家庭医生签约更加规范。构建智能家庭医生签约平台,开发出用户端、医生端、政府管理后台,实现多渠道、无纸化、智能化签约,签约更快捷,签约时对贫困人口及重点人群进行标签化注明,签约后即可进行服务,数据留存并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基础信息、健康档案、实时数据等同步,医务人员和老百姓均能实时掌握健康资料信息,居民签约积极性大大提高,签约服务更加规范,解决了以往签而不约、签而无用的问题。另一方面,签约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郏县为全县乡镇卫生院配备12台云巡诊车,利用签约一体机和云巡诊车上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心电图机、健康一体机等基本医疗设备,定期入村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签约服务,签约居民的健康体检信息、辅助检查、化验结果可自动上传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实现签约居民在线享受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同时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在签约服务方面质量好、效率高等优势,加大了对贫困人口的签约服务频次,从每季度为贫困人口服务一次提高到每月上门服务一次,为患病贫困群众提供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对需要住院治疗的,可直接在线上帮助联系定点医院确定诊疗方案,实施有效治疗,并全程跟踪服务,大大提高了群众在防病治病方面的获得感。借助签约一体机和云巡诊车,目前郏县463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已经完成对全县超过80%常住人口的电子化家庭医生签约和建档,家庭医生签约46.51万人,单人次签约时间也由15分钟降低到5分钟。

  三、工作启示与下步打算

  (一)工作启示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郏县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有力推动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医改工作,给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困人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实惠,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是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智能分级诊疗平台等“互联网+”应用,医院通过不断拓展医疗服务的时间空间,快速提升了医疗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匹配度。患者可以在线完成包括挂号、候诊、缴费、报告查阅等多个环节,不用多跑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有效降低了就医成本。同时,针对群众实际需求,为患者提供在线常见病、慢性病处方,逐步实现了患者可以在家复诊,使居民慢性病、老年性疾病可以在家护理、在家康复,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医疗服务获得感。

  二是实现了医疗资源纵向流动。通过 “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针对基层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把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专科医院与全科医生连接起来,实施智能分级诊疗,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检查检验结果可以实时查阅、互认共享,构建了医疗健康资源纵向流动的多元协同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扭转了“倒三角”医疗服务模式,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及时享受到市、县乃至国家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切实降低了服务成本,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三是推动健康管理在基层落地生根。在“互联网+”的助力下,逐步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健康管理逐步迈向个性化、精确化。通过建立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群众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腕表等移动设备或相关应用,全面记录个人运动、生理数据。通过建立健康管理平台,依托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载体,家庭医生可随时与签约患者进行交流,提供在线延伸处方等服务。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群众在家中就可通过网络完成健康咨询、寻找合适的医生,并在医生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和康复,真正发挥了家庭医生的健康“守门人”作用。

  四是强化了政府监督管理。通过上下转诊及“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大大提升基层的服务水平,在数据连通的基础上,政府将医疗服务与公卫服务、健康扶贫工作协同,高效管理贫困人口、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郏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管控平台详细记录了每个医生为每位群众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清单,服务群众和服务医师均可通过手机APP查询各自的服务项目和情况,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开透明,堵住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制假造造假、骗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违纪现象。

  虽然郏县在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支撑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省垂直业务系统较多,各系统之间尚不互联互通,如预防接种、规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相互独立,不能形成健康大数据,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深度应用造成了一定障碍。二是虽然国务院出台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意见,指明了前进方向,但在具体探索实践中,仍需面对政策模糊、空白地带。三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付费机制不健全 ,限制了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下一步发展。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平顶山市将以互联网+医疗服务、智能家庭签约服务、智能公共卫生服务、处方共享平台、线上医保结算、智能辅助诊断和管理服务为重点,强化载体,注重运用,全面推开,加强与微医集团深度合作,深化县域医改,助力健康扶贫,使“互联网+医疗健康”更加便民、惠民,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推动分级诊疗制度不断落实和完善。

  一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平顶山辖区内,鲁山县、叶县、宝丰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已启动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舞钢市、石龙区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正筹备推进。待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后,我们将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线上医保、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快速提升平顶山市医疗健康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打造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平顶山模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是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智能化服务。优化升级微医互联网平台,优化服务内涵和质量,加大平台监管力度,细化平台管理,实现手机App即可查看区域内家庭医生或服务团队为居民健康检查的动态数字和签约医生远程诊疗工作的动态情况。探索创新线上管理考核模式,增加绩效模块,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机构内部管理考核系统,实现在线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工作时的数据采集、分析,了解签约对象数量与构成、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签约居民基层就诊比例等核心工作内容。

  三是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与人社部门积极协作,实现与医疗保障数据的联通共享,推动医保在线结算,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推动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严格医疗行为和费用监管,真正实现医疗、医保、医药、医院“四医联动”新机制。

  四是借助互联网+开展健康扶贫。把“互联网+医疗健康”纳入健康扶贫工作,将两者深度结合,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持续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频次,借助远程心电、远程会诊、远程影像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县级专家医疗服务,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有效缓解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五是建立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利用居民健康卡实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资源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动态更新,实现全市范围内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将所有医疗单位的数据接入平台、接入健康档案,实现全市居民医疗数据的大应用,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