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乡镇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部门 > 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浉河区:创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管理体制

发布时间:2024-06-24 10:0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字体: 分享到:

  连日来,浉河区将基层行政审批服务纳入乡镇(街道)8大主责主业管理体制改革,全区19个乡镇(街道)、257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下沉乡镇(街道)150项、村(社区)32项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进则进”“能进则进”,创新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实施基层“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探索出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的“浉河实践”。

  从政务服务“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该区全面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设置专门的行政审批服务机构,依法赋予相应审批服务权限,推进政务服务重心下沉,厘清权责边界,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原来单纯“进驻式办理”转变为“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一章式审批”,充分发挥综合便民服务作用,着力解决“往返跑、多头跑、盖章多、审批慢”等问题,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就近办、家门口办、快办易办”新期待。

  从群众办事“找窗口”向“一窗办”转变。按照“4+N”综合服务模式,该区整合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资源,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强化行政审批服务管理机构和窗口工作人员培训,创新政务服务事项、服务要素下沉方式,实行“前台收件、后台办理”服务模式,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不断提升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

  从政务服务“集中办”向“网点办”转变。该区推动地图引导办,编制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将基层“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拓展到7×24小时“自助办、掌上办、随时办”;大力实施帮办代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村(社区)、进驻邮政、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开展企业开办、社保卡办理、税务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

  从政务服务“粗放型”向“标准化”转变。该区利用标准的一致性、通用性的标准化工作理念,编制《信阳市浉河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工作规范》,从术语定义、整体要求、窗口设置、人员保障、服务方式、受理办理、监督管理、投诉处理、监督评价与改进提升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增强政务服务可及性程度,实现政务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浉河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 闫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