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邮政业和电商物流中心党建引领聚合力电商赋能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31 09:32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近年来,浉河区邮政业和电商物流中心积极探索新业态党建工作新路径,围绕拓展“党建+”模式精准发力,通过强基础、优服务、重培训、搭平台、创品牌“多法并举”,为电商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一是夯实“党建+基础”,筑牢发展支撑。搭建平台助力农特产品上行,在中心城区分步骤打造“育才基地”、“选品基地”、“厂播基地”等村播计划总部,采取“一中心多站点”模式,从中心城区向乡镇、村辐射覆盖,根据乡镇实际和产业特色,落地建设8个村播基地、35个村服务站,形成多矩阵联动发展。加大项目招引储备力度,积极对接网营科技综合机器人直播电商园、美的天猫线下体验店、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即时配送等项目,为本地电商提供“优质土壤”。推进区乡村三级“电商+快递物流”融合发展,探索客货邮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已开通环湖路试运行线路1条,预计年代运邮件73万件;建成村级快递物流公共取送点124家,实现所有行政村快递服务全覆盖。
二是突出“党建+服务”,激发业态活力。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发扬“店小二”精神,深入企业解难题、送政策。采取电商企业“点单”、党建指导员“派单”、业务股室“接单”的服务模式,先后接收企业“点单”5次,有效解决了电商快递领域人工成本、物流快递、产品仓储等方面难题。同时,举办多种活动助推电商快递高质量发展。组织召开电商快递企业发展座谈会,促进电商快递企业合作互促,降低快递发货价格,部分快递发货单价降至首重1.8元;开展春茶寄递助农“春风行动”,整合快递公司渠道资源,帮助茶企茶农通过线上销售茶叶达2.5亿元;开展“振兴邮我 信茶邮礼”首届信阳毛尖茶产销对接活动,利用邮乐网平台,现场订货1500万元。
三是强化“党建+培训”,培育创新人才。扎实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电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授课方式,精心设置传统电商与新型电商的分析、各电商平台细致分析、短视频拍摄及剪辑等30门课程,定期为电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帮助学员从“零基础”入门到掌握直播电商实操技能。今年以来,围绕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深入乡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开设《浉河区电商就业技能培训》专场2期,累计参训学员190人次,考试取证46人。同时,为促进学员创业就业,组织取证学员到博匠电商、润氏电商、信阳土特产网等龙头电商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并推荐就业。
四是搭建“党建+平台“,发挥集聚效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平台支撑”,以“青”字号党建为拓展,发挥青年党员干部拼劲闯劲,整合公共资源,集约共享要素,打造林志高科技孵化园青创中心,设置共享云仓、直播基地、数据标注、创意设计四大板块,吸纳入驻伊利实业、昭银生物、翔越医药等实体企业9家,培养孵化有带货能力的主播13人,精选推介板栗、茶叶、艾草等优质特色农产品30余个,有效解决线上网络直播带货缺乏经验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同时,积极协商润氏电商回归,引导其发挥龙头示范带头作用,推动辖区电商企业从“零星散落”升级为“聚集发展”。目前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区共有大中小电商企业267家,上半年电子商务企业交易额达112.91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34.79亿元,同比增长9.85%。
五是做优“党建+品牌”,形成示范带动。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特色、三年创品牌”培育目标,开展电商行业“品质领航”行动。聚焦“两茶一菜”等主导产业,建立了浉河区电商产品及品牌数据库,将本地适合网上零售的特色产品和流通标品纳入“浉河优品”产品库,将入库产品对接、输送到直播机构和外部供应链整合商,实现可持续盈利。目前,小庙村板栗、茶叶等农特产品电商直播业态已初具规模,全年预计快递发货量约50万件,营业额超3000万元,绿色、健康、有机、原生态的“醉美小庙村”网销品牌正在打造中。(区邮政业和电商物流中心 董家屹 陈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