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01 10:37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浉民字〔2025〕32号
办理结果:A
陈莉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浉河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议案)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浉河区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浉河颐养”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名片。
一、搭建养老服务框架政策制度标准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统筹抓总、政府直接领导、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协同推进、形成一把手责任上肩、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制定任务台账,定期督办、排名通报,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全面构建。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将养老服务工作融入全市“十四五”发展布局,编制出台《浉河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浉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浉河区“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美好邻里中心)建设指导方案》、《浉河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通知》等相关政策,优化养老服务各项补贴扶持政策等措施,基本构建了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三是夯实资金保障。2021年以来,争取中央、省、市级福彩公益金6700余万元,专项债2000万元,中央财政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贴资金196万元,每年区配套高龄津贴发放950余万元。支持敬老院提升改造、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美好邻里中心、适老化改造、老年助餐等,拓展整合了养老体系服务发展基础。
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一是列入民生实事推动。先后将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大力推进全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中统筹布局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分级分类建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和普惠养老服务建设工作,加快构建15分钟养老生活圈。二是创新运营服务提质。针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造血功能、运营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制定运营管理办法,优化模式、推广“打包”运营,9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带动辖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形成“以大带小”模式。开展增值服务促进运营健康可持续。三是构建养老+多业态融合发展。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移交”等方式,建设9所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2所社区美好邻里中心,新增面积31970平方米,床位836张,秉承“4+N”模式,即做好养老托老、社区助餐、居家服务、文化休闲四项“必答题”,延伸家政便民、儿童游憩等“选答题”。中心还设有小超市、理发室、书画室、活动室等,为老人们提供家门口“六助”惠老服务。
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断推进。一是科技赋能智慧养老建浉河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动线上与线下相互联动、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互为补充,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线上,以互联网思维打造虚拟养老院,依托66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并整合各类服务机构,一站式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助、医疗保健服务。线下,以嵌入式实现家门口养老,把专业服务“嵌”进来,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引导专业服务机构将服务下沉至社区,为老人提供优质优价的服务。二是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近1632户,为1000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623张,把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家庭,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减轻了负担,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按照全市重点民生实事要求,今年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1户,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持续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制定印发《浉河区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工作方案》,以乡镇(街道)为工作主体,依托社区力量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帮助解决居家养老困难,预防和减少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
四、老年助餐创新多元化发展。一是坚持市场主体,不大包大揽。坚持以市场逻辑谋事,以资本力量干事,以运营思维成事,变“输血”为“造血”。组织区餐饮企业协会召开座谈会、现场会,积极引导企业了解市场、主动参与。社会餐饮徐记壹号、唐记海鲜、溢口香等15家辖区餐饮企业先后投资运营老年助餐食堂,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二是坚持合理布局,不盲目铺摊。充分考虑周边老年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将社区食堂建设深度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布局和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采取“政府支持一点儿、社会捐赠一点儿、企业让利一点儿、个人掏付一点儿”的模式。三是坚持提升服务,不降低标准。在保证食材基础上,充分考虑老人就餐特点,注重膳食营养合理搭配,以低盐、低糖、少油和软烂易消化、清淡营养为特色。菜品从3元起售,多数菜品价格在5-7元区间,每天还免费供应汤品和开胃小菜。推行阶梯优惠办法,退役军人和60岁以上老人享受8.5折优惠,80岁以上老人更是享受8折优惠。
五、持续深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持续推广“戴畈模式”。注重宣传培训,对各乡镇、村(社区)负责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就“戴畈模式”工作的政策背景、方法途径和操作系统进行讲解。全区推广“戴畈模式”达到80%以上个行政村,开展巡访关爱7357人次,为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345个。结合居家和社区双提升项目投入174万元为623人低保、特困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六助”服务。二是注重机构提质转型。重点将6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做好兜底供养、收住社会老人、拓展日间照料。试点推进农村幸福大院建设,为老人提供助餐、娱乐等便民服务。三是大力发展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村级服务站做为基层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按照“五室一厨”标配,引入社会资本,能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2025年建设5所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六、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新成立浉河区养老服务中心,批复11个事业编制,配齐配强养老工作力量。聚焦失能照护刚需,多渠道扩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规模,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位补贴和入职奖励制度,累计投入资金85万元,培训人员800余人,新增持证人才410人;发放养老护理员补贴61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的关心,并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单位及电话:浉河区民政局 6332079
联系人:吕辉
信阳市浉河区民政局
2025年9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