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民政局关于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实施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09-03 08:53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2024年,信阳市被民政部、财政部列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以下简称“双提升”行动)试点城市后,我区作为市级试点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级统筹安排,获“双提升”行动专项分配资金374万元。项目启动以来,我区严格遵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家庭尽责”原则,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推动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扩容、服务质量提质、品牌影响力提升,有力促进全区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现将我区提升行动项目资金使用及实施情况公示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市级下达任务要求,我区需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32张,为623名老年人提供长期稳定的专业居家上门服务,目前专项资金已全部足额拨付至项目实施环节。同时,我区以“双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引导社会专业优质资源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建立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截至2024年8月底,我区已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332张,高质量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累计为符合条件的626名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13万人次以上,服务覆盖范围与频次均超出预期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保障坚实有力
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由分管区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双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地。
落实上级文件制度。根据《信阳市民政局信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信阳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信民文〔2024〕42号)《信阳市民政局信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信阳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考核办法的通知》(信民文〔2024〕54号)等文件,明确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细则,落实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标准及老年用品配置清单,细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与规范。
(二)项目实施协同发力
开展精准专题培训。2024年10月起,围绕“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民政部金民工程系统操作、政务服务小程序使用等核心内容开展培训,重点解读入户筛查范围、老年人需求认证标准、“一户一册”服务方案制定流程及资料收集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精准掌握需求、科学制定服务计划。
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环节,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市民政局指导下,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筛选确定专业实施机构,同步组织区民政部门、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力量参与建设全程监督,确保床位改造符合安全、适老、智能标准。
扎实推进上门服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签订书面上门服务协议,严格按照“生活照料、基础照护、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6大类服务标准开展服务;每月定期开展老年人及家属满意度调查,对服务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整改问题。
(三)支持功能持续增强
夯实人才支撑基础。聚焦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累计开展培训4场次、覆盖400余人次;培育一批本土优秀护理员,为项目实施提供稳定人才保障。
创新信息支撑模式。主动对接市级“双提升”行动项目平台,同步搭建区级服务监管子平台,实现对全区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产品的呼叫响应实时监测,对居家上门服务进行位置定位、服务时长追踪、服务内容记录,结合金民工程系统实现“平台+机构+家庭床位+上门服务”闭环管理,打通供需信息互通渠道。
通过“双提升”行动实施,我区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从总体执行情况看,我区已全面完成2024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各项任务,项目执行未发生偏离绩效目标情况。
浉河区民政局
2025年9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