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邮政业和电商物流中心 多维赋能乡村振兴,绘就便民惠民产业升级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28 11:13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0 【字体:大中小】 分享到:
近年来,浉河区紧扣乡村发展脉搏,聚焦电商、快递与政策保障三大关键领域,以创新举措打通农特产品流通堵点,培育乡村发展新增长点,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一、电商赋能,激活农特产品上行新活力
一是搭建村播阵地,夯实电商根基。浉河区高瞻远瞩,全力构建“基地 + 服务站 + 快递服务”的村播服务体系,为电商兴农筑牢坚实基础。目前已成功建成25个高效服务站,并紧密配套村级快递服务,与80余家电商企业及合作社实现深度链接。其中,十三里桥乡小庙村播基地成绩斐然,年发茶叶、板栗等农副产品订单高达50万件,不仅有力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凭借突出表现获评“河南省县域电商直播中心”,成为全区电商发展的标杆典范。
二是培育专业人才,壮大村播队伍。人才是电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浉河区围绕“三乡人”创业需求,创新培训模式,精心组织乡村分散办班、城区集中拿证、企业跟班学习等多样化培训活动。自2022年以来,年均培训人数超500人次,成功孵化出刘丫丫、肖珺景等20余名优秀“三农”直播人才,其中肖珺景更是凭借卓越表现获评“河南省农村电商带头人”,他们正以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为浉河电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是推动产业融合,释放电商效能。浉河区积极探索电商与特色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全力打造文新茶叶、天生栗质等一系列网货爆品,2025年茶产业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的比例高达96%,彰显了电商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强大助推力。同时,借助电商直播引流,助力孔雀岛、何家寨等露营基地人气爆棚,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农特产品销售与文旅消费双丰收,让电商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二、快递畅通,打通便民惠民“最后一公里”
一是完善寄递网络,提升服务能力。浉河区依托省市民生实事工程,精准发力,根据前期对快递业务量的深入摸排,对环湖路沿线乡镇网点实施“一点多能”升级改造,显著提升网点综合服务效能。积极引导电商快递企业与邮政携手合作,充分整合资源,不断扩大寄递服务供给,有力推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顺畅运行,村级快递日均投递量稳步攀升,为乡村物流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聚焦产业需求,强化特色服务。针对辖区主导农产品外销需求,浉河区急群众之所急,开通乡村农产品寄递“点对点”绿色服务通道,为农产品运输开辟“高速路”。精心推出“爱心助农礼包”,通过增加寄递运输车辆、加密运输频次,提供定制化寄递服务,上半年累计服务农村寄递业务量高达94.2万件,有效激活农产品上行活力,降低农特产品流通成本,让农民切实享受到物流发展带来的实惠。
三、政策保障,筑牢乡村发展长效支撑
一是创新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浉河区建立健全垂直管理机制,强化对农村快递和电商市场的监管力度。通过实地走访、多部门联合督导等方式,对涉及中通、圆通等7个品牌的50余个乡镇快递末端网点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整治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快递违规收费投诉量显著下降,寄递服务规范性大幅提升,电商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切实维护了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强化协同发展。将快递服务与电商发展纳入村播工程、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从政策、资金、资源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推动电商企业、快递企业、合作社协同发展,形成“电商 + 快递 + 产业”紧密联动的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持久的政策支撑,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村播镜头前的农产飘香,到快递车厢里的双向流通,浉河区以电商为笔、快递为墨、政策为纸,正持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未来,浉河区将继续深耕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之路,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动能、强化保障支撑,让农特产品走得更远、民生服务落得更实,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浓、惠民利民的画卷更暖。(区邮政业和电商物流中心 杨敏 程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