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区六届政协三次会议第630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8 12:09 信息来源:区督查局 阅读次数:0 【字体: 分享到:

  办理结果:A

邹心霞、陈晓庆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以消费为驱动 助推我区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质稻米发展工作,印发了《关于成立浉河区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的通知》(浉农领办〔2023〕7号)文件,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推动了全区优质稻米生产不断扩大。我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推动品种优质化。为切实解决我区水稻种植品种“多、乱、杂”问题,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米占比,我区印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浉河区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浉农领办〔2023〕9号)。其中明确提出“在全区择优主推3-5个品质优、食味佳、效益高、市场青睐的品种,供水稻种植户自主选择”,引导水稻种植户购买,逐步实现统一供种,促进了水稻往优质化方向发展。

  (二)推动标准化生产规程。我区针对优质稻主推品种制定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规程,该技术结合我区“三新”示范区建设,已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吴家店镇兴隆专业合作社和游河乡高台土地流转合作社作为实施主体,购置了侧方施肥机,效果明显,为技术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新品种试验区。我区在吴家店镇昌湾村已经建设1个百亩左右的水稻新品种展示区,涉及主要稻谷品种为荃两优532、信两优1319、N两优8424、杉两优636等品种,为我区来年主导品种选择奠定了基础。

  (四)千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我区实行“五统一”(统一农资供应、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机械作业、订单收购)面积2400亩,开展社会土地流转面积6000亩,开展半托管面积5000亩,建设了1个千亩标准化水稻生产基地。

  (五)实施相关水稻项目。2023年我区结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的通知》的要求,在全区选择了37个种植水稻的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开展单产提升行动。据测算,实施主体水稻平均单产为732.8公斤/亩,较全区2022年平均单产587.5公斤/亩增产145.3公斤/亩,增产效果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

  虽然我区积极发展优质水稻,不断采取措施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但仍然存在优质水稻品种不够集中,稻米品牌多而不强等问题,制约着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全区水稻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不断提高种植效益。

  (一)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印发2023年信阳市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信农办〔2023〕4号)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做好水稻主导品种的筛选、引导和支持,不断提高优质水稻品种覆盖率。

  (二)引导开展订单生产。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稻米加工企业与水稻种植主体商定种植品种、区域及面积,并签订优质稻米回购合同。适时组织水稻生产专家指导水稻种植主体按照双方合同约定的栽培要求进行生产,确保合同双方能够按照约定积极履行合同,促进农民增收。

  (三)开展示范带动。利用现有的优质水稻品种种植示范基地,以“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为方向,明确专人负责,通过科学种植,规范化管理,促进优质高产,提升我区水稻品质和价值。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培训会等形式,扩大影响,示范带动,不断扩大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

  (四)强化品牌创建。学习借鉴黑龙江“五常大米”、湖北“仙桃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做法,创建我区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同时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信阳优质稻米知名农业品牌(企业或产品品牌),认证1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等稻米产品。

  衷心感谢您对浉河区“三农”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信阳市浉河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